樊氏宗亲网樊氏宗亲网樊氏宗亲网

浮山“三侯继美”石刻

“三侯继美”石刻是明代某个时期,由无名氏人士凿刻。虽然历史上碑刻不署名的多,但这块无名氏石刻所记载的恰恰是三位安庆府三位县令的名字,是先后三任桐城县的县令故事。

    这里“三侯”其中一位是指明朝时期南昌府进贤的樊倣。樊倣(出生不详),字一甫,江西进贤县人,南昌府南昌县籍,明朝政治人物。樊倣为江西乡试第四十一名。明朝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登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进士,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授直隶丹徒县知县,后到安庆府桐城县做了县令。樊倣在浮山建有石龙亭、泛槎亭、洗心亭、樯山双塔和樊公书院。

《道光续修桐城县志》载:樊倣。南昌籍,进贤人。进士任桐城。尝以后汉宋均之言为戒。均之言曰:“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,其毒甚于贪污。”其取法若此。后改丹徒县,桐民思之。


    另一位是指顺天遵化的陈玉阶,这位遵化陈玉阶,身世不详,据记载,此人曾主持修筑陈家洲江堤,保护了长江沿岸枞阳土地,其人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位善人。

    又一位是指直肃曲周的陈玉阶,曲周陈玉阶在浮山建祠立碑,彰德扬善。自史以来,侯者众多,而“继美”甚难。这三位不是安庆本地的官员,能够为安庆本地老百姓做点善事,老百姓是记在心里的,于是后来就有了无名氏在浮山一处偏僻处凿刻“三侯继美”石刻。


    “三侯继美”是安庆自明朝洪武六年(公元1373年)复名安庆府至清朝、民国时期涌现出众多感人故事之一。安庆府枞阳还有不少的典故与县令有关。而安庆的百姓能把当官员的政德刻在石头上,“三侯继美”是个先例。

    “三侯继美”在今天看来,其时代意义超越了他本身的文化意义。美,政德之美,是百姓心中的偶像,也是安庆百姓永恒的期冀。而一个“继”字则包含了百姓对官员的期待,当官的要为百姓做好事,而且要一届接着一届干!

    “三侯继美”石刻在五云岩顶,长二米二,宽八十公分,字体为楷书,题刻者未署名,其意指明朝安庆府桐城县三个县令相继为浮山做了功德。

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。网络采编,侵权即删!